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揭阳:提高中心城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

揭阳新闻网  2016-01-21 14:54

[摘要]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对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承载作用。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是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的目标要求。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对城市建设具有重大承载作用。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不断提高中心城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是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的目标要求。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按照省委建设汕潮揭城市群的战略布局,坚持走中心城市带动的城镇化发展路子,提高中心城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工作重点是加快揭阳新区建设,推进核心区改造更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新区产业和人口集聚初具规模,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升级,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突破,城市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坚持规划先行,抓紧推进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高瞻远瞩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事半功倍。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揭阳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加快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尽快修编市区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塑造城乡一体、多点支撑、均衡协调的战略发展格局,提高中心城区的集中度和首位度。”

针对这一目标,市城乡规划局及早谋划,结合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以及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启动揭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目前已经确定中标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在《揭阳市城镇体系规划(2008-2030年)》的基础上,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进行评估和充实完善,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重大项目合理布局,促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及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具有揭阳特色的城镇体系。此外,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负责编制《揭阳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建设规划》,在目标定位、策略方案、重点行动计划、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纲领性意见,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提交省住建厅技术审核。

注重产城融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大项目带动,大引擎拉动,大平台推动,大产业撬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根据《建议》内容,“十三五”期间,将把揭阳市中心城区打造成为衔接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区域交通枢纽,粤东经济强市和区域枢纽型中心城市,成为粤东汕潮揭城市群同城化的核心。一是空间扩容。衔接揭东撤县设区,形成“一体两翼”的组团式城市布局,拉开发展框架:东翼以揭东新城区、空港新城和中德金属生态城为中心,将揭东新城区打造成为“四化”示范区,空港新城打造成为粤东国际化前沿平台和汕潮揭同城化先行区,中德金属生态城打造成为中德产业合作创新示范区;西翼以蓝城新城为中心,整合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打造宜居宜业新区。二是旧区提质。以提高承载力为目标,提升榕城旧城中心和揭东建成区的发展质量,形成辐射粤东的新型商务中心区,配套完善各类设施,活化公共空间。三是搭建产业平台。重点建设空港经济区、中德金属生态城、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东开发区和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商贸物流业。四是加大重大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区外环路和快速骨干框架路,强化产业园区与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络,不断强化要素集聚效应;加强榕江南北河、车田河等重要水系廊道和外围绿地及大北山、桑浦山、黄岐山旅游基地的建设,塑造城郊景观生态风貌带;加快推进引韩引龙饮水工程,推进揭阳、揭东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开展榕江南北河、车田河、枫江整治工作。五是推进公共设施配套。加快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重大公共设施建设步伐,提升中心城区对区域的服务水平。六是实施“绿色揭阳”工程。建设黄岐山、紫峰山、桑浦山三大市区生态亮点,打造绿道网、生态景观林带等绿色景观,让人民群众过上“大树下的幸福生活”。通过完善新区功能,强化产业支撑,推动产城融合,着力集聚人气,形成规模,提升新区的承载力和辐射力。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扩容”是手段,“提质”是目的,终都要落脚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上。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前建成小康社会是省委提出的奋斗目标。

“十三五”期间,市城乡规划局将在我市完成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阶段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步骤有节奏地配合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全市城乡规划管理,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公租房的规划建设,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将学校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重要内容,确保教育预留用地,使农民工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注重强化人的思想观念转变和城市物质资源均等化。一是坚持城乡规划引导,强化城镇化合理布局;二是发挥城镇群和中心城市引领作用,加快转型升级;三是推进农村转移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城市物质资源均等化;四是建设生态和智慧城市,提高民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